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

힘센캥거루
2022년 4월 9일(수정됨)
12
earth

这篇文章将探讨地球科学1中关于黑体辐射的内容

如果你对星体的光谱型、光度等级或黑体辐射理论的历史感兴趣,请参考之前的文章

在讨论黑体辐射之前,我们先了解三种能量传递方式

如果不了解这些,请参考以下文章。

1. 物体的温度与辐射的关系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2

上图是烧红的金属。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哪一部分最热。

最亮的尖端部位就是温度最高的部分

此外,仔细看颜色也有些不同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3

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是橙色温度低的部分是更红的颜色

这是因为根据物体的温度,发射的辐射能量的量以及最大能量发射的波长不同

通过定量研究和计算,我们可以仅根据物体的颜色和亮度推测物体的温度

这就是所谓的'辐射定律'

2. 什么是黑体?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4

辐射定律是以所有物体被假定为“黑体”为起点。

黑体是指能够吸收来自任何方向的所有辐射能量,并释放所吸收的辐射能量理想化物体

如果黑体的温度不高,当照射可见光时,黑体会吸收所有波长的光,因此看起来完全黑暗

为何假设这样的黑体呢?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5

上图拍摄的是黑色皮革。受光的地方显得明亮,阴影部分显得暗淡。

这是因为黑色皮革表面反射了部分光

通常来说,黑色被认为是吸收光的颜色,但在所有物体上都会同时发生光的吸收和反射

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反射率(光的反射程度)也不同。

因此,假设黑体可以省去考虑粒子的种类、角度等因素对辐射反射率的影响,从而使公式变得简单

3. 黑体辐射

高温黑体向周围释放能量,而当黑体的温度固定时发射的辐射称为黑体辐射。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

电磁波根据波长、频率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等。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6

黑体会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释放能量

但问题是每种波长释放的能量量不同,并且随着黑体的温度,释放的量也会改变

将其进行定量计算的公式是普朗克辐射定律。将其绘制成图表即为普朗克曲线

4. 普朗克曲线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7

普朗克曲线是根据波长显示黑体辐射能量强度的曲线

例如,绝对温度为5000K的黑体在可见光范围内释放最多能量,在紫外线或红外线中释放更少能量。

而在观察其总能量(普朗克曲线下的面积)时,温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

维恩位移定律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很好地解释了温度对普朗克曲线的影响。

5. 维恩位移定律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8

维恩位移定律指出,黑体最大能量释放的波长会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从上图可以看出,黑体的温度越高,峰值点(最大能量释放的波长)就向左移动

公式表达如下。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9

虽然经常强调,高考不需要记忆常数,重要的是,最大能量释放的波长(λ max)和黑体温度(T)成反比

利用这一点,如果知道最大能量释放的波长,也可以求出黑体的温度。

让我们用维恩位移定律来计算太阳发射辐射能量最强的波长

太阳表面的光球层温度约为5800K。将其代入温度T,得到以下值。

如我们通常所知,太阳在可见光范围内释放最大辐射能量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10

6.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11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是关于黑体辐射总能量的公式。

黑体释放的辐射总能量是各个波长释放的能量之和,等于普朗克曲线下的面积,公式如下。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12

E表示黑体辐射的总能量, T是黑体的温度

去掉前后烦人的常数σ和单位,公式如下。

地球科学1 星体的物理量 - 黑体辐射-13

黑体释放的总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高温黑体比低温黑体释放更多能量。

7. 结论

总结上述主要内容如下。

  • 黑体以电磁波的所有波长释放辐射能量

  • 高温黑体低温黑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所有波长上释放更多能量

  • 黑体释放能量最大波长的长度黑体温度反比。——维恩位移定律

  • 黑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释放的总能量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正比。——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虽然写得有点长,但希望能帮助学生们理解黑体辐射。

下一篇文章将简单探讨为何假设星体为黑体

댓글을 불러오는 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