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参加了京畿道中学地球科学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华城恐龙蛋化石地探访。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地教研考察,加上觉得很好写成文章,于是留下此回忆。
1. 实地考察的准备物品
下面的照片是去实地的路上拍的。
当天阳光真的很厉害。

很久没有去实地,毫无准备空手而去,结果被晒黑了。
只想着天气会阴,完全没有为晴天做准备。
所以必须准备以下物品。
小背包,宽沿帽子,水,阳伞(或雨伞),防晒霜,运动鞋,便装
并且在车上务必带上一把伞,这是我那天学到的教训。
2. 观察化石
在恐龙蛋化石地的第一节课上,我们观察了地球科学讲师带来的化石。
据说是多年来他自己购买的。

平时教学中经常见到腕足类,不过这么大的还是头一次见。
Glossopteris和三叶虫的大小和细节也很不错。


观测化石时,他解释了在菊石内部矿物生长的过程。
菊石原本内部有可进出体液的管道,通过这个部分二氧化硅矿物进入内部。

这一段学习了很多。
上课时有只猫经常在走动,我拍下来了。
猫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3. 实地考察
1. 恐龙蛋化石地
화성지질공원 공룡알화석지
대한민국 경기도 화성시 송산면 고정리
我们首先进入的地方是恐龙蛋化石地。
这里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不可以随意进入。
每周二到周日上午9:00至下午4:30可以入场。


跟随老师深入往里面走,脱离没有木栈道的路就可以看到如下的样子。
原本这个地区是滩涂,但因围垦工程,而变成陆地,显露出这样的地形。
所以能看到类似海蚀洞的样子。

这个地方原本是像洞穴一样的,由于上部侵蚀而崩塌无法进入。
从岩石的侧面可以看到点斑层理。


老师为了展示卵石、沙子、泥的区别,从岩石旁边取了一把粉末。
然后筛两次后让我们触摸。
能通过眼睛和触感确认颗粒大小的分类,很不错。


接下来我们移动到恐龙蛋化石地。
原本能看到的恐龙蛋化石更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因风化而变得不明显。

中间可以看到圆形的像卵石一样的东西,其实是恐龙蛋。
如果不仔细看,很难知道那是什么。


观察岩石时可以看到凹进去的孔洞。
据说这并不是风蚀绣造成的,而是盐风化造成的。
海水和矿物长期反应后,选择性地被侵蚀而形成的结构。

观测了这样沉积地形及恐龙蛋化石地后,就去吃午饭了。

2. 华城国家地质公园
우음도 에코락
대한민국 경기도 화성시 송산면 고정리 1262
吃完午饭后,移到了华城国家地质公园。
从恐龙蛋化石地稍微往上一点就到了。
据说这里有可以看到18.7亿年前发生的片麻岩。

左边说要建公寓,所以被封住了。
好在,即使建公寓,混成岩所在的地方也会被保留。
下次来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接近。

当学生们先观察时,老师们坐下来谈论如何教授地质学。
分享了老师带来的岩石和矿物,以及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向学生展示岩石薄片进行授课。

岩石薄片和偏光显微镜在地球科学2中提及,所以没向二年级的学生展示,但从教育角度来看,即使不出考试,观察是有好处的。
并觉得老师真心热爱地球科学。

简单交流后,我们首先观察了褶皱。
虽然在片麻岩中偶尔看到褶皱,但能见到这种褶皱的露头还是久违了。


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正断层这一事实让人惊讶。
可以在下面的照片中看到正断层吗?

由于横向压力被施加,某些物质集中在中间,但另一侧则被推开。
因此即使施加横向压力也可能会形成正断层。
横压力导致正断层的误解被打破。
还观察了侵入岩。

这个地区很神奇,不仅发生了一次侵入,而是多次发生的。
因此捕虏岩中出现了亮的和暗的。

学生们在这个地区活动,找出侵入的顺序。

最后观察了公园中央的片麻岩。
在公园中露出的露头是最大的一处。

由于变质岩的叶理成分不同,对风化侵蚀的抵抗性也不同。
从侧面可以看出哪些部分风化严重。

参观完最后这处后,拍了团体照返回。
4. 回忆
一直想参加地教研的实地活动,但每次都有急事未能参加。
这次一来,学习到很多,也很有趣,期待下一次实地活动的日子。

댓글을 불러오는 중...